央视记者在新坪镇荔浦芋基地拍摄农民使用害虫诱捕器。黎振勇 摄
“养猪的粪便,通过净化产生沼气,用于家庭燃料;发酵的沼气液,用于水果施肥,经济效益与田园清洁一举多得。”桂林市荔浦县蒲芦瑶族乡福文村村民江永德道出了推广“猪—沼—果”种养循环模式的好处。
近年来,荔浦县以发展低碳农业为抓手,积极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开展无公害认证,实施清洁能源建设,有力促进清洁田园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县共创建绿色示范基地102个,面积超过12.5万亩。
“按照技术要求,统一施肥、统一杀虫、统一喷药,实行无公害生产,产品品质好,无污染,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双江镇江埠村村民刘均宇一边给荔浦芋施用配方肥一边说道。荔浦县通过实施“优果工程”“优菜工程”,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截至2014年6月,全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3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超过17万亩。
此外,荔浦县还通过建设沼气池,实施清洁能源建设,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荔城镇桥富村村民采用“果+沼+猪”的模式,发展循环生态农业,人均收入突破1.7万元。截至2014年6月,全县使用沼气池自然村达1108个,4.64万户农民用上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