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根钢管沉管成功,广西钦州石化产业园供水项目金鼓江沉管工程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工程完工后,将有机连接郁江和大风江调水工程,保障自治区重大项目用水,为打造钦州石化产...
自2023年1月进口水果航线复航至今,钦州保税港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已为超200万吨进口水果提供通关保障,同比提升8.6%。
防城港港区不断加速铁路作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港区内主要铁路全面实现“智能扳道”。
广西与周边省份、国家均实现通道连接,共同构建起“北通、南达、东进、西联”的陆路运输大通道,初步形成以北部湾港为出海口,铁路、高速公路多通道共担,连接西南西北,面向东盟的国...
广西国际商会联合柳州国际商会举办柳州企业与广西驻东盟国家商会贸易与投资对接会,着力贯通渠道建平台,推动柳州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有力推进广西高水平对外开放。
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一场大刀阔斧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片区审批服务从“物理整合”走向“化学融合”,撬动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改革,为片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通过积极引导、加强财政扶持、加大信贷力度,百色市田东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这些“活力因子”正辛勤耕耘,让希望的田野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步入2023年,在“拼经济”“促发展”“稳增长”的号角声中,预制菜产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新业态,成为各地关注的热点。
“十四五”以来,广西扎实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夯实基层网底,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基本构建起了优质高效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月3日,玉林市举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暨第一季度特种设备安全例会。
傍晚时分,桂林市灵川县八里街夜市伴随着点点星光,数家摊位一字排开。摊位间人头攒动,久违的“烟火气”回来了。
“十四五”期间,广西完成油茶新造林总面积达331万亩以上,低产林改造207万亩以上,力争全区油茶林面积达到1152万亩,年产茶油达25.6万吨。
依托农房建筑科技博物馆,南国乡村·农村综合旅游景区盘活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全国各地前来研学、调研及旅游的人流、车流络绎不绝。
近年来,贺州市把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走上“快车道”。
来宾市象州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先进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农业生产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装备水平、作业水...
小种子,大能量。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实现种业振兴,必须做好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利用工作。
岑溪市紧密型医共体的建立,让边远地区农村群众真正享受到政府医疗改革带来的红利。
广西工业振兴特派员驻百色市工作队田阳区分队协助解决企业项目用地、环评审批、节能审查、人才招聘等困难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广西各地各部门全力加快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全区经济发展“压舱石”。
今年广西将全面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以上,全年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新开工建设住房5800套,大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