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统航天强国怎么看神十一太空之行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10-19 15:46

  中国两名航天员2016年10月17日搭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驶向太空。对于中国航天员第六次成功搭乘飞船前往太空及其背后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传统航天强国的媒体和专家怎么看?

  美媒:本世纪前半叶标志性事件

  神舟十一号10月17日升空后,美国媒体予以广泛关注,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载文说,如果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太空竞赛定义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力争成为太空超级强国的征途似乎将成为21世纪前半叶的标志性事件。随着目前由美国领导的国际空间站预计在2024年退役,中国届时可能成为唯一一个在太空保持长期存在的国家。

  曾执行4次太空飞行任务的美国宇航员焦立中表示,美国在2011年终止航天飞机项目后,只能租借俄罗斯飞船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中国正在建立自己的太空能力,利用所谓的“后发优势”追赶美国。

  欧媒:大型演出前的最后彩排

  德国《世界报》在其网站撰文说,对中国政府而言,这次载人航天任务是其宏大太空计划的又一里程碑。当美国在航天领域封锁对中国的技术转移以及禁止美国卫星使用中国火箭发射时,欧洲人对此表现得更为开明。行业专家把中国视作西方航空航天企业或卫星运营商的投资者。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专家的话说,“这实际上是中国发射大型空间站前进行的最后一次实测,这就像大型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文说,美国法律禁止美国航天局与中国航天机构开展合作,但是中国正与欧洲航天局讨论一系列其他空间合作项目。中国正成为国际研究人员检验他们的空间科学想法的一个激动人心的地方,而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开展的项目则进展缓慢得多。

  法国《费加罗报》则表示,中国合情合理地获取技术能力,且不与其他任何国家竞争,正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取得进步。

  日媒:中国一直强调国际合作

  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报道说,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真正推进宇宙开发。2003年成功实现首次载人宇宙飞行。13年后中国已做好准备让航天员在太空停留一个月。

  日本时事社则表示,对于与军事技术开发密切相关的太空开发,中国一直强调与各国合作。中国官员强调这种积极姿态,指出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已“成果颇丰”,并展示出今后在空间站建设、运营以及航天员训练等方面加深合作的意向。

  时事社说,国际空间站2024年到使用期限后,中国可能成为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中国正在描绘成为太空开发利用方面引领世界的“宇宙强国”的蓝图。

责任编辑:覃妮
相关文章

“一元理发师”的幸福生活

北京一名理发师杨彦民,6年来坚持参与志愿服务,为老人提供“一元理发”服务。在他心中,生意要做大,但是志愿服务不能丢,店开到哪,服务就跟到哪。

关注 2016-12-16 10:59

美术家洛齐与读者共赏2016最美图书《水墨戏剧》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与漓江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三期悦心·读书会,邀请到著名美术家洛齐,带领读者一同领略荣膺2016“中国最美图书”称号的图书——《水墨戏剧》之美。

文化 2016-12-19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