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开展服务快办行动,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办事体验。图为办事群众在快办行动咨询窗办事。 戚海军 摄
最近,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其官方微信提醒南宁市973家小微企业及时完善企业信息,以便2021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工作开展。
“这对2020年遭遇了轨道交通客流锐减、营收大幅下降的集团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南宁市轨道交通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薪酬的主管李艺说。2021年8月,南宁市轨道交通集团通过网上系统确认,获得了一笔156万元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这是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推行失业保险稳岗的成效之一。
2021年,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继续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按规定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一部分。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全区累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80亿元,帮助6.94万户用人单位稳定职工队伍204.41万人。
2021年以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结合中心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围绕民生难点痛点,破难题解民忧,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用心用情服务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坚持人民至上,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帮扶,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建“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师傅”等八桂系列劳务品牌,举办全区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培养造就“广西工匠”“能工巧匠”。2021年1—11月,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6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32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28.90%、178.83%、266.44%。
在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不断提高求职创业补贴申请便利度,简化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学生等求职创业补贴申请,全区各级人社部门采取“复核一批、公示一批、审核一批、拨付一批”的方式,加快审核发放进度。截至2021年12月15日,全区各级人社部门共为审核通过的14.56万名学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11亿元。
同时,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也积极行动,牵头开展涉嫌欠薪线索源头整治的“春雷行动”,启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等,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口袋书等宣传资料13万余份,提供政策宣传约392万人次,接待群众3万余人次。
“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保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进一步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和地域限制,让灵活就业人员可凭身份证在全区任意选择社保经办机构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很高兴!今天收到社保中心核定的养老金告知短信,第一时间就知道养老金数额。”2021年10月20日,退休的南宁市民梁女士满面笑容地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社保中心深入开展“厅局长走流程”,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走流程”活动收集了退休人员迫切想知道养老金数额和算法的意见。自治区社保中心在每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核定表的背面增加了养老金计算说明,做到“一人一表一说明”,确保退休人员“看得懂、算得清”,并第一时间发短信告知本人核定养老金的金额。目前,自治区社保中心已经把养老金核定金额和养老金到账提醒短信告知服务向全区推广。
不仅如此,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加快推进高频人社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区通办”“一网通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用优质服务捂热民生温度,服务评价综合好评率达99.98%。下一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不断总结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人社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