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奖案例】南宁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筑牢个人信息“防护墙”

作者:南宁市公安局网安支队
来源:当代广西网
2022-02-01 08:30

以打促建 筑牢个人信息“防护墙”

2021年6月,广西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某人才网APP(求职招聘类)因存在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超范围采集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被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的行政处罚。_副本.jpg

2021年6月,广西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某人才网APP(求职招聘类)因存在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超范围采集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被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的行政处罚。南宁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供图

概要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宁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以下简称“南宁市网安支队”)针对当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情况,积极整治APP(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不履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义务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对属地3700多个APP开展了摸排核查,对下载率高的涉及即时通讯、直播、电商、学习教育等类型的APP运营者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重点检查APP是否非法采集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对采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履行安全保护义务。截至目前,共处罚12个违法违规APP,对违法嫌疑人依法予以打击,有效整治了南宁市APP市场的监管秩序,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详情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手机移动终端软件。APP在提供业务服务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个人信息,隐私政策缺失、权限滥用、超范围采集、强制定向推送、未采取安全措施保护个人敏感信息等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当前APP应用市场的常态,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对个人隐私、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下确保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成为了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的重大挑战。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力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南宁市网安支队聚焦网络空间公共秩序治理,以行政执法为抓手,全面压实网络运营者主体责任,督促APP运营者落实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指导责任单位贯彻落实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通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APP,不断压缩违法违规APP的生存空间,强力整治APP市场乱象,切实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筑牢个人信息“防护墙”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网络空间秩序,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群众纷纷点赞。

2021年6月,南宁市网安支队在工作中发现,广西某科技有限公司的南宁市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驾驶培训类)采集了110余万条驾驶员的个人信息,这些敏感信息明文存储在系统中,由于该公司未落实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极易导致被黑客攻击后窃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进而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得知这一情况后,南宁市网安支队立即责令该单位关停相关服务器整改网络安全隐患,并在检查后联合辖区分局针对该公司未采取加密措施的情况对其处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的行政处罚,有效避免了不良影响的进一步发生。

今年以来,南宁市网安支队以行政执法为抓手,主动转变网络安全管理思维,扎实推进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向主动式执法转型,充分发挥警企协作合力,积极开展行政执法工作。2021年全年共对属地3700多个APP开展了摸排核查,共处罚12个违法违规APP,以案管网、以打促建,推动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逐步树立首府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执法权威。

在整治过程中,南宁市网安支队积极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加强对整治工作成果的宣传,发动广大网民参与对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监管和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全面推进南宁市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文章获得了公安部网安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坚决打击整治APP不履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违法违规行为”转发,该案例也是全区首次针对网络运营者未依法落实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不仅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认可,更收获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邓千稀
相关文章

【组织奖案例】南方电网广西来宾供电局:为“四无”小区保供电

南方电网广西来宾供电局将“四无”小区供电资产接收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硬骨头”问题有序推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电力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在用心用情服务群众中做出新成效。

党建 2022-02-01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