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华发言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提出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强调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战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行动。从“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理念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从内涵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从战略全局视角来看,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被赋予“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的时代内涵。广西是国家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战略布局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建设不仅关乎自治区本身的繁荣发展,同时还被赋予了远超自治区治理场域的战略意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从民族发展视角来看,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被赋予“促进少数民族繁荣与进步”的时代内涵。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多民族聚集地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和治理借鉴,广西更应牢记使命、勇担责任,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持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全区之力带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之力。
从人民利益视角来看,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被赋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内涵。“人民就是江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也应在“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的理念指引下实施建设,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民族地区“五位一体”建设,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各族人民。
二、从价值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着眼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之大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的创新发展,它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内涵和外延。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写照。任何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摆在首要位置,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另一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现实运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同时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胸怀“国之大者”在巩固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中发挥重要作用。广西是共同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建设为契机,在加大建设投入、改善民生的过程中让广西各族人民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提升“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从实践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为保障各民族人民利益、为实现各族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作为“国之大者”。搭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保障平等对话、共同协商;积极开展各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建设各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格局;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建设新格局。
做好“八个坚持”就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国之大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依法治国。
以“政治三力”牢固树立战略意识、大局意识,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之大者”,保障和促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员干部要锻造政治判断力、增强政治领悟力、提高政治执行力,主动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政治大局上分析形势,把握大局规律,实事求是地将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作者分别系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