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庭院话党恩”微党课活动在老党员刘玉明家的庭院里举行。作者供图
“以前上党课,都是到村委会去。我们这些上了年纪、腿脚不方便的老党员,家住得近还好说,住得远的跑一趟可真不容易。现在支部将党课送到家门口,对大伙来说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良丰村的75岁老党员刘玉明说。
5月9日一早,刘玉明的庭院里就开始热闹起来。村里的党员、志愿者聚在一起,参加主题为“党恩常在心中记”的“庭院话党恩”微党课活动。活动现场,有最新的党史知识讲座,也有小知识抢答,党员、群众一同参与,让党课变得更接地气,也更具活力。
今年以来,为解决基层党员学习教育集中难、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不突出等问题,雁山区从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库中,选聘思想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党政领导干部、先锋模范、种养大户、杰出乡贤等进入师资库,担任“庭院党课”讲师。以“庭院党课”为载体,告别传统党课的“灌输式”授课,采用互动式教学,用一线党员视角看问题、用更接地气的语言讲问题、用身边的故事举例子,让普通党员干部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并通过主题讨论、情境创设、答疑释惑等方法开展深入交流。
“光在我家就开展了两次党课学习,他们会将时事要闻、党建知识、政策理论等党课内容用‘乡音土话’讲给党员、群众听,在课堂上进行探讨交流。”刘玉明介绍。
“‘庭院党课’是我们推出的解决基层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致力打造有味道、有温度、有深度的党建活动。合理安排党课时长,向农村党员宣传身边‘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雁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莫运珍表示,这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党员之家,增强了基层党员的党规党纪意识,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据统计,像良丰村这样的“庭院党课”,在雁山区所辖39个村(社区)已陆续开展了150多场,惠及党员5000多人次。(通讯员 李平 唐浩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