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格胜《犹闻当年号角声》 中国画 62cmx250cm
广西孕育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的宝库。广西艺术家植根八桂大地,推出了许多优秀的红色题材美术作品,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故事的“富矿区”
广西的红色资源主要分布在以百色为中心的左右江流域、以桂林为中心的湘江漓江流域、以凭祥为中心的中越边境线上。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北呼应,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桂北,在湘江上游的兴安、全州、灌阳三县,与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苦战数个昼夜,以极为惨重的代价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在血与火中杀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这场战役中,既有陈树湘式的英雄人物,也有因负伤被迫藏匿民间的红军战士,诸多动人故事至今仍在桂北大地传唱回响。
抗战期间,桂林名士云集,中共中央在桂林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领导桂林城里的文化名人以笔为枪激发国民抗战热情,成为全国抗战文化名城。此外,昆仑关战役、桂林保卫战中,骁勇善战的桂军亦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地处祖国南疆门户要塞的广西曾长期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下,战争的硝烟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渐渐散去。作为战争的前哨,广西各条战线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也留下了丰厚的红色文化遗产。
建党百年以来,八桂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死捍卫家园、保卫祖国,用铮铮铁骨垒砌起了广西人民的精神高度,那些数量众多的红色文化遗存更是艺术家们进行红色题材美术创作不竭的力量源泉。
雷务武 雷璨铭 《碧海蓝天下的港湾——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油画 300cm×500cm
红色美术创作的新春天
长期以来,广西画家植根红土地,不断推出各类红色题材艺术精品。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广西早年的美术作品主要聚焦在桂西,大多围绕百色地区反复吟唱。譬如何克敌与刘汉、曾日文、沈铭存等都曾创作过《百色起义》作品,而其他地区的红色题材作品则相对较少。
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漓江画派组织数十位画家分赴广西各地采风创作,追寻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光辉足迹。艺术家们经过实地探访,用满怀激情的画笔留住了那段令人凝视的时空,如梁耀的《界首渡》、李绍忠的《魁星楼》、雷务武的《龙州小连城》等。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聚焦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画家开展红色题材创作,广西文联也不断完善文艺作品创作激励机制,多次组织画家奔赴广西各地革命老区写生创作,成果丰硕。《广西剿匪斗争》《黎明前的战斗》等8件作品入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筹备的展览并被收藏。2021年,沈铭存的油画《百色起义》,雷务武、雷璨铭的油画《碧海蓝天下的港湾——北部湾经济区域发展》,韦军的油画《鼎新》入选中宣部和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实施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凡此之类,不胜枚举。足可见广西的红色题材美术创作正向着百花齐放的新春天大步迈进。
梁耀 《小河水涨大河满》 中国画 168cmx175cm
审美与创新的时代性
红色题材美术作品以视觉的形式再塑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因其蕴含丰富的故事性和思想性,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育人价值,在新时代,红色美术文化更具历史厚重感和时代鲜活性,需要画家们与时俱进,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以适应新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审美情趣通常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当时印刷技术的限制,广西美术家们多以版画的形式进行革命宣传,如刘建庵的《夜袭前夕》、蔡迪支的《桂林紧急疏散》等。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为了体现主旋律和时代精神,广西红色题材主题绘画主要侧重于“红光亮”的模式,如阳太阳的《人民热爱毛主席》、雷德祖的《红日照南疆》等。这些作品对人物原型进行了高大化、完美化处理,一时间成为美术界的新潮流。
改革开放后,更多的艺术思潮涌入,广西画家们兼收并蓄,画风开始转变。他们在保留作品政治叙事功能的同时,开始注重红色事件真实性的还原,以及画家个人的情感表达,例如黄格胜的《当年鏖战急》、梁耀的《小河水涨大河满》等。近年来,笔者也着手进行红色题材创作,对历史遗址进行审视,尝试突破传统唯美崇高的描绘,虚化背景,用厚重的墨色营造画面氛围,表现革命事业的艰辛和革命者的坚韧,将人文关怀和自身生命体验融入其中,创作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东兰革命委员会旧址》等作品。
在以往,传统画家大多采用写实的手法还原历史现场和光辉人物形象。当代背景下的红色美术作品,打破了过去纪实性描绘的特点,在具体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采用写意手法或者象征、隐喻等方式,更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如刘绍昆的《亚热带北部湾》采用象征的手法,苏旅的《韦拔群像》采用写意人物线描的形式。笔者则尝试使用综合材料增强作品表现力,用泥浆、草灰等材料刻画轰炸场景,画面质感更加逼真,如《红七军爆破赣州城东门》《千古雄关》等。
用红色历史题材创作构建起国家叙事和群体记忆,点燃国人的生命激情,是一代代艺术家的使命。新时代艺术家应不断拓展艺术领域的表现空间,挖掘红色题材美术创作的价值,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艺术精品。
(作者系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冯凤举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中国画综合材料 100cm×7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