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加快数字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通报广西数字乡村建设成效。记者 谢羲薇 摄
当代广西网讯(记者 谢羲薇)11月22日上午,加快数字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2022年广西已实现5户以上自然村通4G,20户以上自然村通光纤,广西目前农村地区信息通信网络发展水平处于西部地区先进水平、全国农村地区第一方阵,农村4G和光纤网络自然村覆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国家《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 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决策部署,我区围绕加快乡村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乡村治理数字化和农村生活信息化,使数字乡村建设不断翻开新篇章——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提前一年完成《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的村村通4G、通光纤网络目标。全区自然村通4G网络和光纤网络分别接近100%和90%,偏远农村地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全区农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1869.49万;全区2349.81万互联网宽带用户数中,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1003.28万,网络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具,电商遍及广阔农村。截至10月31日,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6.2万个,其中农村地区1.5万个,5G网络覆盖全区乡级行政区以上区域,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重建或新建970个乡镇广播电视综合服务站、801个乡镇机房,完成全区极度及深度贫困地区、边境市县的行政村光缆联网及“广电云”信号覆盖,使农村地区广电网络用户能收看70套高清节目、2套4K超高清节目、24套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实现中央、自治区、各市县广播电视节目的全覆盖。
数字技术数字应用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信息消费门槛不断降低,宽带等通信资费大幅下调,精准降费举措已惠及农村原脱贫户超过207万户。信息通信服务惠农助农成效明显,打造了来宾凤凰镇万亩澳洲坚果基地智慧农业项目、河池红水河智慧渔业项目、百色田阳芒果产业园、隆安金穗集团火龙果种植基地等“双千兆”应用融合示范标杆项目。数字政务服务给农业农民带来极大便捷,如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一卡通”系统、“金色乡村”广西农村信用大数据平台等数据要素与农业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推动乡村振兴、智慧农业发展。
数字应用助力村务治理现代化。建设广西数智乡村振兴管理云平台,县级应急广播体系覆盖10680个行政村,为村务管理提供支撑,提高乡村治理效率。通过“壮美广西·党建云”、云视讯等方式加强乡村基层党建管理,推进党组织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活动多样化。“5G平安乡村”“百姓安全天网”平台提供村委治理、治安安防、生态保护、防灾预警等场景服务,打造全天候、全方位、多用途的安防监控体系。
下一步,广西将优化4G网络覆盖,推进千兆光网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延伸,推进光纤网络覆盖至10户以上自然村,推动5G网络在农村地区规模化部署,到2025年全区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80%以上。推动农村移动物联网覆盖,打造乡镇及以上区域普遍覆盖、重点场景深度覆盖窄带物联网,满足农村地区低速率场景需求,支撑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移动物联网覆盖,打造乡镇及以上区域普遍覆盖的移动物联网,支撑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智慧广电建设,完善广西边境地区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和边防部队专用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在粮油、糖蔗、果蔬、中药材、渔业、林木生产等打造一批数字农业示范样板,认定100个广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实施乡村治理数智化工程,通过“云+网+端”的模式,积极构建“智慧家庭—平安乡村—政府治理”综合运营生态,助力乡村治理数智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