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广西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记者 刘峥 摄
当代广西网讯(记者 刘峥)11月25日,记者从广西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1—10月,广西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2%以上,优于国家考核目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以上。
自治区河长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5年来,广西健全常态治理机制,建立以“双总河长制”为核心的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全区共成立1.3万多个河湖管护志愿团队,聘任河湖长制工作监督员1000多名,推动河湖管理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实现从“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建立健全由广西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以及横到边纵到底覆盖所有江河湖库的五级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全区2710名总河长、2.6万名河湖长实现动态管理,五级河湖长根据工作调整及时更新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推动河湖长制提质增效。今年广西巡查排查发现河湖“四乱”问题共1058个,问题数量逐年明显下降,完成清理整治723个问题,按规定要求全面“动态清零”。主汛期前,全面清理西江梧州段41万平方米养殖网箱,为西江洪水调度清除障碍。全区220个突出问题整治销号181个,销号率82.3%。清理整治河湖水域岸线约367公里,拆除违法建构筑物约19万平方米。
凝聚河湖管护强大合力。广西全面建立实施“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等工作机制,2021年来办理涉河湖公益诉讼案件1921件。推动建立跨省区、市县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先后与相邻4省签订跨省区界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协议,协同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治理保护。
据了解,在努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中,广西水质指标不断向好,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1—9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排名中,广西有9个市位列前30名,7个市进入前10名,其中第1名柳州、第3名桂林、第4名崇左、第5名百色、第7名河池、第9名梧州、第10名贺州,来宾、贵港分别为第15名和22名,为全国入围城市最多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