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群众赚得多更住得好

作者:王海波 莫有合
来源:《当代广西》2022年第23期
2022-12-02 18:04

老区群众赚得多更住得好

——我区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事项系列报道之四

时下,正是番茄栽培的季节。在百色市田阳区田州镇兴城村番茄种植基地,村民们抓住晴好天气播种、覆膜、移栽,为番茄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这几年经过品种和技术改良,番茄产量比以前高了很多,我种的大番茄亩产最高可达7500公斤。”兴城村种植大户邓建峰告诉记者,他种植番茄已经十几年了,自从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获、统一价格的模式进行规范种植,番茄产量和产值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兴城村自1983年开始发展番茄种植,起初只是少且乱的传统种植模式。为让农民增收、土地增效,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村里引进耐热优质高效的杂交优良品种,采用保护地穴盘育苗、嫁接无病苗、地膜覆盖、水肥一体滴灌与测土配方施肥、绿色生态综合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技术获得高质高产,达到无公害化生产,实现亩产5000公斤以上,亩产值超过15000元。如今,兴城村成为名副其实的“带一方经济,促一方发展”的经济实体,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番茄)示范村”“广西番茄村”。

兴城村是百色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全市立足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粮食、水果、蔬菜等十大主导产业,让农民共享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目前,全市拥有有机农产品74个、“三品一标”产品308个、“圳品”认证农产品46个,芒果种植面积、产量排名全国第一。

微信图片_20221130113811_副本.jpg

百色市田阳区田州镇兴城村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的圣女果喜获丰收。  田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百色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新篇章。今年7月,百色市荣获国务院办公厅“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督查激励通报表扬。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百色市从厕所革命开始。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右江区阳圩镇六丰村村民韦建光的家完成了厕所改造,不仅旱厕变成水厕,还在一楼的卫生间安装了马桶。“我年纪大,行动不方便,安装马桶后,我上厕所方便多了。”村民韦建光高兴地说。

厕所革命极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而大力度的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则描绘了百色美丽乡村的底色。在田阳区洞靖镇靖安村那鸡屯,政府安排资金修建了排污管网,污水横流、臭气冲天的现象已成为过去式。“现在屯里的环境变得很好了,没有污水,又不臭,下雨也不积水,乡亲们个个都说好,感谢政府呀!”村民黄志江说。

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百色市坚持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位一体”抓,持续开展“美丽百色”乡村建设。

仅2021年,全市新(改)建卫生户厕3589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24%;建成污水处理设施526套,日处理规模污水4.3万立方米,受益户数约55万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8%,2021年全市水质综合评分排全国337个地级市第6名;完成农房特色风貌塑造246个村庄2.4万户,村屯整治7552个,农村危房改造423户;出台农村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13个领域管理细则,行政村以上均建立日常保洁制度、垃圾清运制度和督查制度。

与此同时,百色市还通过资金奖补、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举措,确保产业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有财力、有人力、有能力、有支撑。“我们通过强化组织引领,健全乡村振兴工作体制机制,持续开展红旗乡(镇)、红旗村评选活动,激发乡村振兴‘源头活水’。”百色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翟京神介绍说。

据统计,2021年百色市评选乡村振兴红旗乡镇25个、红旗村552个,发放产业奖补资助金20411.89万元,全市涉农贷款余额791.35亿元。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46人,为乡镇涉农单位选聘“土专家”135名;选派科技特派员411名,培育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先锋5000多名,培训乡村振兴“绿领学院”骨干农民8.33万人次,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

责任编辑:李佳颖
相关文章

以“质”为上打造万亿工业强市

作为广西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柳州敢为人先,将质量作为立市之基、转型之要、民生之本,走出了一条“新质量、新工业、新柳州”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之路,成为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典型标杆。

关注 2022-12-02 17:58

最新!12月2日11时起,桂林市六城区除高风险区外,其他区域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

最新!12月2日11时起,桂林市六城区除高风险区外,其他区域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

当代视听 2022-12-02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