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约 桂林有戏丨门·信·桥——2022桂林艺术节的人文解读

作者:黄伟林
来源:《当代广西》2022年第24期
2022-12-17 12:21

QQ图片20221219105031_副本.jpg

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式上的演出。周军 摄

“门”“信”“桥”,是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的三个篇章,是开幕式演出的三个意象,也是桂林艺术节整体意蕴的三个关键词。

2022桂林艺术节赓续了1944年西南剧展的传统,因此,开幕式演出的第一个篇章讲述的正是西南剧展的故事。当年,西南剧展的举办,借助的正是广西省立艺术馆新厦的落成开馆。而今,桂林艺术节设计了门这个意象,欧阳予倩、田汉等中国现代戏剧人,成为广西省立艺术馆、成为西南剧展的开门人。

其实,欧阳予倩、田汉等戏剧人,何止是西南剧展的开门人,他们更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开门人。正是他们,为以往只有传统戏曲的中国,引进了西方话剧;正是他们,开启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型。

西南剧展的发生地在著名的抗战文化城桂林,来自湘江、赣江、珠江、柳江、嘉陵江的10多个戏剧团队和桂林的10多个戏剧团队共上千名中国戏剧人汇聚漓江之畔,在抗战文化城演绎了这场被《纽约时报》评价为自人类古罗马时代以来“尚属仅见”的“宏大规模之戏剧盛会”。《纽约时报》认为这场西南剧展“对当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实具有重大贡献”。

我们把视野放开一点就会发现,桂林不仅打开了广西省立艺术馆的大门,打开了西南剧展的大门,而且在西南剧展一年之后,桂林也打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之门。1945年7月,中国军队开始了收复桂林的行动。杨重野在《打开胜利之门:桂林血战实录》的《编后话》中写道:“桂林血战和桂林的克复是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这一页虽然还是反攻的序曲,但可以证明中国新军在长成,我们有力量有信心在中国大陆上配合盟国总反攻,使日本军阀屈膝,桂林血战把胜利之门打开了……”

我们继续把视野放开,1973年,国务院批准桂林正式对外开放,桂林成为中国当代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

因此,门,开门,打开戏剧之门,打开艺术之门,打开世界之门,是桂林艺术节的第一个关键词。

 

6c870097c8215ac0fe8e4f11673920a5_wmbf5f.png

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式上的演出。周军 摄

开幕式演出的第二个篇章讲述的是新安旅行团的故事。1938年至1941年,从江苏淮安出发的新安旅行团,在桂林度过了两年多时光。信,在这里指的是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的回信。

在桂林时期,新安旅行团最著名的故事是岩洞读书,当时,正是日本飞机轰炸桂林最嚣张的时候,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利用桂林无处不在的天然防空洞——岩洞,开展了岩洞教育活动。“敌人在轰炸,我们在读书。”“警报是我们的上课钟!”新安旅行团的口号,成为中国抗战时期最动人的口号之一。

“别笑我们年纪小,我们要把中国来改造!来改造!”“向民众报告,代民众喊叫,我们是民众的小向导!小向导!”当演出唱起新安旅行团团歌时,信,在这里,已经不仅是一封回信,而成为新安旅行团所代表的一代中国少年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是信仰、信念和信心的传递,是信仰、信念和信心的传承,凡此种种,关乎国家、关乎民族、关乎救亡、关乎伟大复兴!

基于此,信成为桂林艺术节的第二个关键词。

 

45337_639d3d7eac4b3.jpg

开幕式上,演员手持桂林艺术节的希望灯火逐级登上台阶。刘峥 摄

开幕式演出的第三个篇章讲述的是桥的故事。

这座桥是爱丁堡的福斯桥,是阿维尼翁的圣贝内泽桥,是桂林的花桥。

众所周知,世界三大戏剧节分别是柏林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还有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

当福斯桥、圣贝内泽桥、花桥相继出现在2022桂林艺术节开幕式大屏幕上时,桂林艺术节面向世界的意向也就呼之欲出。

西南剧展的诞生也与桥有关。

当时广西省立艺术馆的欧阳予倩住漓江西岸,新中国剧社的瞿白音住漓江东岸。瞿白音和欧阳予倩见面商量如何借广西省立艺术馆新厦落成做一个戏剧展览活动后,返回漓江东岸,在花桥上遇到田汉,当即把想法向田汉汇报,并得到了田汉的赞同,表示要尽全力帮助这一理想的实现。

因此,花桥是一座桥,它连接了广西省立艺术馆和新中国剧社。

西南剧展也是一座桥,它连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

桂林艺术节同样是一座桥,它以山水相约,艺术相聚。

曾经,桂林以山水之桥搭建了通往世界的道路;如今,桂林以艺术之桥搭建了通往世界的道路。

这个世界,是一个各鸣其声、和人之声、声声相和、天下共鸣的世界;这个世界,也是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世界。

桥因此成为桂林艺术节第三个关键词。

门打开了,就不会关上;理想之路,不仅要开门,更要搭桥。其实,艺术是桥,信仰、信念、信心何尝不是桥?如果没有信仰、信念和信心的桥梁,人们又如何抵达理想之彼岸?

艺术总是敏感的。1935年,徐悲鸿抵达桂林,就有了在桂林定居工作的愿望。他是抗战时期最早有定居桂林计划的外省艺术家。

后来,桂林文化城成为桂林文化史的高峰,西南剧展成为桂林文化城的巅峰。

如今,艺术仍然是敏感的,桂林艺术节打造的也是一座桥,开启的也是一扇门,这是新时代桂林文化城的重启之门。

这座曾经文艺兴盛的城市,已向全世界的艺术家发出了邀约信,共赴艺术盛会,共襄艺术盛举,开创艺术未来。

在历史落幕的地方,桂林艺术节已经重新出发。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覃冰
相关文章

第八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奖名单发布

近日,第八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已完成终评工作并公示完毕,共评选出25部获奖作品。

文化 2022-12-16 19:07

炫技庆生!广西杂技团成立70周年庆典演出精彩上演

12月16日,由广西文化产业集团、广西演艺集团主办,广西杂技团承办的“踔厉奋发 迈向辉煌”——庆祝广西杂技团成立70周年庆典演出精彩上演。

文化 2022-12-16 18:34

山水有约 桂林有戏 | 桂林艺术节名家访谈

12月10日至18日,2022桂林艺术节盛大举行。活动期间,记者现场采访了应邀担任首届桂林艺术节艺委会的成员及西南剧展主要发起人的后人,畅聊他们对桂林艺术节的展望。

文化 2022-12-16 17:50

岁月流转的见证——“中国乡存丛书”《老家什》出版

老家什是这些纯朴的人们和这方充满质朴气息的乡土的纽带,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人世的更替、文明的传承。

文化 2022-12-16 15:35

揭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文艺作品展演展播活动评选结果出炉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原创主题文艺作品展演展播各类奖项的评选结果。文艺作品展演展播优秀创作奖10个、优秀节目奖14个、优秀演唱奖9个及优秀组织奖13个。

文化 2022-12-16 15:31

山水有约 桂林有戏丨与导演面对面: 关于舞台剧《两京十五日》的艺术探讨

12月10日晚,作为2022桂林艺术节首场开幕大戏,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在桂林大剧院上演。导演赵淼接受广西文联秘书长、广西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林超俊专访,就这部剧的艺术追求和特色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化 2022-12-17 12:18

山水有约 桂林有戏丨归来吧,在历史曾经落幕的地方再启幕

12月10—18日,广西省立艺术馆、桂林大剧院、东西巷、湖心亭、象山、七星岩……桂林用9天、29个剧目、近130场演出,向世界宣告:它与戏剧从未阔别!

文化 2022-12-17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