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点:中铁南宁局南宁动车所
关注:机械师检修动车备战春运
当代广西网讯(记者 邱烜 刘峥 芦俊文 通讯员 杨羡树 杜雪凡)“春运来临,动车开行增多,我们的检修工作也增加了。”1月5日凌晨1点多,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车辆段南宁动车所检查库里灯火通明。动车组地勤机械师正忙碌地对列车进行“体检”,现场调度邵品枫对记者说。
南宁动车所是广西第一个“动车之家”。在动车所检查库,有一群不穿白大褂却被称为“动车医生”的人,他们就是动车组地勤机械师。
机械师在检查动车车体。记者 刘峥 摄
邵品枫介绍,动车在线上高速运行,设备磨耗较大,沉积的灰尘和异物都会影响设备使用,因此,检查工作必须认真细致,每一个设备的检查和清洁作业都很重要,稍有遗漏,就会影响行车安全。
动车和人一样,都讲究“健康”。要想运行得放心,就要有健硕的“体魄”。动车在线上运行达到日常检修周期后,就需要回到检查库做全面检修保养,经过“动车医生”细心“体检”,才能在次日继续上线运行。
当晚,记者走进检查库,只见动车组陆续从北头进库,整齐地排列在股道上,等待“体检”。“动车安全无小事,在我们眼里,小到一颗螺栓都是关键环节。”检修一组乙班副工长梁添说道。
检修基地灯火通明,一列列高铁、动车排列在股道上,等待“体检”。记者 芦俊文 摄
“动车医生”不仅要具备“望、闻、问、切”的基本功,还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更要有足够的体力支撑。每天通宵达旦地在南北400多米长的检查库往返,给长200多米、高3.7米的“大个子”“体检”,在车顶、车内、车底爬上爬下,一个晚上一般需要检修两三组动车。
在浓重的夜色下,记者目睹了“动车医生”的别样“问诊”。
作业命令下达后,检修一组乙班杜佳铭作业小组领好工具材料,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北头对一组动车组列车进行“体检”。安全员向调度申请接触网断电,1号位杜佳铭辅助安全员完成断电操作。
机械师在检查车顶受电弓。记者 邱烜 摄
不一会儿,股道上端的电子显示牌显示“无电”,杜佳铭领取登顶卡进入二层平台,变身“蜘蛛侠”登上车顶,不时俯身细看各个管路是否破损,螺栓是否松动。一边使用摄像手电照明摄像,一边检查设备部件。
2号位覃秋林径直进入司机室,与车顶1号位杜佳铭配合完成车顶受电弓的试验检查作业。“车顶人员请注意,检7道1列位即将投入主控,请各单位人员注意安全。”对讲机中话音刚落,只见覃秋林麻利地投入动车主控钥匙,司机室瞬间明亮起来,他耐心地等待1号位发布作业指令。
与此同时,车底的“体检”也在紧张地进行。车底的“蝙蝠侠”,3号位石灵杏和4号位白振杰在狭窄的股道之间“飞檐走壁”。动车组在线上运行已变得“灰头土脸”,车底走行部部件复杂繁多,灰尘附着在部件上,包裹严实,必须仔细查看。
1月7日凌晨,南宁动车所的机械师在为动车进行“体检”。记者 芦俊文 摄
无电作业结束以后,1、2号位还要对车内驾驶室、车门、座椅、车窗、厕所等进行检查。“很多旅客把杂物扔进厕所,造成厕所堵塞,这也是我们经常要处理的故障。”检修一组甲班181组严芝科一边用十字螺丝刀拧开马桶外罩,一边向记者说道。
刮雨器相当于动车的眉毛,在行驶的过程中跟头灯同时作用,一起确保列车司机前方视线清晰。“冬季南北方气温差别大,对于动车刮雨器的呵护非常重要,除了要确保刮雨器的运行状态良好,还要添加专用的防冻雨刮液。”覃秋林介绍。
南宁动车所存车场的动车组列车。记者 刘峥 摄
当晚,在南宁动车所检查库忙碌的“动车医生”近140人。动车白天运行密集,“动车医生”的工作在夜间最为繁忙。春运期间,为应对增大的客流量,动车组也加密开行,日检修量随之增加。春节越来越近,他们越来越忙,万家团圆之际,却是他们坚守岗位之时。
“今晚我们的检修计划是29组,平时我们每天的检修任务是20组,春运期间动车组用车数量增加,今年的高峰期预计每天可能超过38组。”邵品枫说。
据了解,在今年春运之前,南宁车辆段南宁和桂林两个动车所已提前完成配属动车组139组的整修,确保春运期间运力充足。
南宁动车所存车场的动车组列车。记者 刘峥 摄
“‘动车医生’的夜班时间为19时至次日早上8时,同时要高标准严要求,在规定作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检修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每晚走上万步数简直是‘家常便饭’。”检修一组甲班动车组机械师李丁峰说。
南宁动车所的“动车医生”平均年龄仅27岁,却是守护动车安全的绝对主力,他们为保证春运平安有序,让旅客的回家之路更安全更舒适,用辛勤的付出在幕后守护动车远航。
深夜依然灯火通明的南宁动车检查库。记者 邱烜 摄
凌晨3点多,整座城市早已进入梦乡,南宁动车所检查库的机械师们却夜战正酣。他们在对动车的“把脉问诊”中一点点把浓重的夜色“熬”淡,直至用手中的摄像手电点亮黎明的晨曦。“我们一夜无梦,就是为了圆成千上万人的回家之梦。”动车组机械师陈帮赢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