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假期,广西的“烟火气”欣喜回归:全区60万商户累计销售额达133.9亿元,较上年春节增长4.4%;南宁、桂林、柳州等地的旅游消费均超过20亿元。一个个数据折射出旺盛的消费活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效正在显现,也增强了人们对光明发展前景的信心。
见一叶而知深秋。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实体零售、餐饮住宿、文旅出行等行业复苏明显,展现出一个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消费市场。同时,全国各地纷纷签约开工重大项目、竞相包机“出海”抢单……流动的中国按下了“快进键”。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投资机构近期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在需求逐步回升和各项政策的叠加效应下,中国经济将喷薄出复苏增长的强劲动能。
乘势而上千帆竞。今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为5.5%左右,这一目标设定兼顾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是“跳起来摘桃子”的积极稳妥之举。实现这一目标的底气何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一年,广西经济发展经历了十分艰难的过程。“十分艰难”足见步履之艰辛。我们实现了2.9%的增长速度,数字虽不亮眼,但却是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和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进入2023年,随着国家支持壮美广西建设重大政策有效实施、工业振兴持续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启动建设,我们将迎来难得历史机遇。广西是有预期、有未来的地方,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要在逆水行舟中奋楫击水。
于逆风逆水中开顶风船,我们磨砺了斗争本领。如何保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动态平衡?我们在摸索中前进,“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我们紧扣项目为王,攻坚产业链招商,开展驻点招商,强化链主招商,突出“一把手”招商,深化以商招商,以“新战法”打出招商新攻势,助力全区经济提质增量。
于逆风逆水中开顶风船,我们锤炼了精神斗志。与困难作斗争,精神力量是坚不可摧的最后防线。过去五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场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尽情挥洒,构筑起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实干担当的精神高地,壮乡处处呈现出小康社会的盛世图景。这些代代相传的浩然之气,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尚方宝剑”。
不怕难,难不怕。完成开局之年的目标任务,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支撑,当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加力提速,在守护好强势回归的“烟火气”中加速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以实干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大道至简,实干为要。1月30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围绕推动一季度经济工作召开的新春“第一会”,释放了强烈信号,就是要“实干”!面对我区稳增长基础不牢固的形势以及欠发达的最大区情,我们必须咬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保持“拼”的勇气、“拼”的劲头,落实落实再落实,实干实干再实干。当前全区上下要抢抓一季度攻坚突破的“黄金期”,变“热身”为“起跑”,以强实干推动扩大内需、振兴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开放合作、民生保障、防风险保安全呈现良好开局,形成开局即加力、起步即提速的发展态势,跑好祥瑞兔年第一棒。
以担当强作风。2023年春晚小品《坑》对“躺平式干部”进行辛辣讽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随即鲜明“亮剑”,掀起一股网络热潮。作风关乎民心,作风事关发展。在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区域竞争中,以稳促进、以进保稳是行动的遵循,我们坚决不允许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的干部存在,坚决不允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怠惰心理蔓延。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意识,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敢干事、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以干部敢为推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以为民砺初心。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强调,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战胜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每个人都不容易。这一年,我们在极限施压下撑起小家,服务大家;我们为个人的梦想而奔波,也为心中的“国之大者”而奋斗。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在疫情防控转段关键期,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优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以更多暖心措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让我们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干劲,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努力争取一季度稳增长的更大实效,让“稳”的基础更加牢固,“进”的态势更加显著,高质量发展的步履更加坚实。 (执笔/李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