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复苏,再赏八桂山水万般美

作者:周剑峰 李志雄
来源:《当代广西》2023年第2-3期
2023-02-03 11:54

民俗体验、美食品鉴、情景互动……1月22日,大年初一,网红景点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非遗技艺展示、民俗文艺表演现场也被出门“行大运”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欢笑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三街两巷的爆火“出圈”,是我区文旅市场回暖复苏态势的缩影。据统计测算,春节假期7天,全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5.1%,比2019年同期增长30.3%;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4.9%,比2019年同期增长34.8%。近年来,我区着力打造“三地两带一中心”升级版,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强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文旅产业以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交汇融合发展,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微信图片_20230131230504_副本.jpg

新春的桂林市象山景区,游客乘坐竹筏游览漓江风光。记者 刘峥 摄

破“疫”复苏,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1月17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一经发布,全区各地随即调整思路、积极行动,陆续推出促进文旅消费和文旅产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助推文旅行业回暖复苏。

事实上,从2022年5月起,我区已密集推出一系列针对文旅行业的纾困政策,如出台20条政策措施,通过稳市场主体持续助力文旅行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区内180多家A级收费景区面向全国游客门票5折优惠等,为此前低迷的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随着支持政策和纾困政策的密集落地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今年春节,我区各地推出了丰富的文化和旅游活动,群众出游热情高涨,各地迎来了久违的热闹。

热闹背后亦有隐忧,文旅市场刚刚复苏,区内旅游如何才能打造特色,重新“抢滩”市场?对此,各地在浓浓的年味中,掀起了特色文旅消费热潮。

1月24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举行一年一度的“新娘回门”传统婚俗活动,数支送亲队伍身着民族盛装,抬着红猪,挑着酸鱼、侗布、糯米等贺礼,一路燃放鞭炮,抛撒喜糖,浩浩荡荡将新娘从新郎家徒步送回娘家。穿梭的送亲队伍,成为侗乡的“流量”担当,让前来观赏体验的游客直呼开了眼界。

为进一步打造民俗风情牌,春节期间,三江还在程阳八寨景区和月也侗寨景区推出侗族百家宴、芦笙踩堂、桂湘黔侗族琵琶歌交流展演、侗族敬酒礼“高山流水”等特色活动。据统计,春节黄金周期间,三江共接待游客38.27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2.7亿元。

北海的全景交互式生活演艺《海丝首港·水与火之歌》、贺州的“璀璨贺州·东融之夜”五大系列夜间经济活动等创新文旅项目,也推动了广西新春文旅市场的“井喷”。

“集团旗下各酒店总营收创新高,其中北海冠岭山庄、涠洲海景度假酒店、广悦尊酒店(五象店)、三江壹路野度假民宿、桂平宇洋酒店、德天老木棉酒店同比增长超200%。”广西旅游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游客在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郁金香园中畅游,感受春天的气息。记者 刘峥 摄_副本.jpg

游客在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郁金香园畅游,感受春天的气息。记者 刘峥 摄

创新融合,拓展智慧旅游新业态 

从景区“天眼”到“广西游直通车”,从广西旅游数据中心到“一键游桂林”,从“一部手机游广西”到“一键游广西”……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创新融合步伐,拓展文旅消费形成全新服务业态。

“我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在微信中打开‘一键游广西’小程序,利用里面的全景导航功能,欣赏了广西一些景区的VR全貌,体验感挺不错的。”今年春节,从浙江到广西河池探亲的胡曼原本打算到周边景区走走,由于各景区一票难求,她便在亲戚的指导下,体验了一把数字“游”广西的乐趣。

胡曼使用的“一键游广西”小程序,是广西“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的智慧旅游平台,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牵头负责,广西旅游发展集团、数字广西集团具体实施建设。

打开“一键游广西”小程序首页,景区预约、门票购买、酒店民宿、精品线路、租车服务、旅游攻略、云游广西、美食、特产文创等功能板块清晰显眼。记者随机点击进入“景区预约”板块,景区的图片展示、详细介绍等内容便一一呈现,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一键游广西’小程序是以打造旅游经济互联网共享新模式为目标,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支撑,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智慧化服务的智能平台。”广西旅游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小程序平台还注重与携程、美团、腾讯等OTA合作,加快布局全区全域旅游智慧网,全面整合广西“吃住行游购娱”等所有业态进入平台。截至目前,平台用户数已超1100万人,景区、酒店、民宿、餐饮等入驻商户超2万户,发放核销广西文旅消费券超1000万元,带动消费近7000万元。

“一键游广西”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各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步伐。如南宁市大明山风景区推出“环大明山全域旅游”服务平台,游客可在平台上体验门票预定、酒店预定、在线导游预约等服务,还可以观看大明山风景区的实时风貌;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通过小程序平台“试水”直播,让网友足不出户欣赏樱花、桃花、黄花风铃木盛开的美景,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 

精准发力,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区

持续3年的疫情,给我区文旅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再不复苏的话,我真要绷不住了。”旅游从业者黄莹坦露心声。

“去年开始,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措施,然而由于疫情局部散发不断,文旅行业复苏十分缓慢。”黄莹说,去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防疫“新十条”后,文旅行业才真正迎来转机。

虽然行业复苏可期,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区文旅产业仍面临人均旅游消费偏低和旅游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内部挑战。

“广西虽拥有庞大的旅游人次,但人均旅游消费却远远低于周边省份,旅游消费升级有待进一步推进;同时,旅游产业结构供需不匹配现象突出,低端结构性供给过剩与高品质结构性短缺并存的局面有待改善。”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痛点”问题,唯有创新变革,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

“今年1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给文旅行业指引了明确道路,可谓恰逢其时。”对于这一措施的出台,黄莹大加赞赏。

记者了解到,措施从全面繁荣假日市场、突出特色产品供给、推进文旅融合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特色商品消费水平、拓宽渠道“引客入桂”、繁荣发展入境旅游、强化数字科技赋能、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宣传推广力度、拓展文旅大会成果、强化市场规范运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助企政策支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共16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着力推进2023年文化旅游市场全面恢复振兴。

“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市场的手段来进行整合配置和融合发展,才能使资源价值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增强文化和旅游消费对广西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我区将加快“三地两带一中心”升级版建设,升级发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加快建设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升级打造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升级打造西江生态旅游带、着力打造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打造山水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滨海度假旅游、地质奇观旅游等五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全力构建文化旅游强区。

责任编辑: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