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列车“修脚师”的“夜生活”

作者:邱烜 刘峥 芦俊文 兰雨宸 龙宇 杜雪凡
来源:当代广西网
2023-02-03 17:20

走访点:中铁南宁局南宁车辆段库检车间

关   注:镟轮工进行镟轮作业确保春运后期旅客归途平安

当代广西网讯(记者邱烜 刘峥 芦俊文  通讯员兰雨宸 龙宇 杜雪凡) “3米、2米、1米——位置对好,停!”1月27日21时55分,南宁车辆段库检车间临修棚内灯火通明。冯立育正驾驶着公铁两用牵引车,在搭档黄戟华的引导下,将一节25T型客车车厢缓缓向后牵引,使待镟修轮对准确停在镟轮机床活动导轨正上方。

冯立育驾驶公铁两用车牵引车厢至指定位置。通讯员兰雨宸摄.jpg

冯立育驾驶公铁两用车牵引车厢至指定位置。通讯员 兰雨宸 摄

冯立育是南宁车辆段库检车间轮对组的镟轮工,他当晚的任务是对3节车厢发生故障的6条轮对进行镟轮作业。列车跑得多了,作为“双脚”的轮对难免发生磨耗,出现失圆、空心、剥离、擦伤等问题,镟轮工负责将之消除,因而被称为列车的“修脚师”。

今年春运,铁路客流呈现回暖趋势,节后返程客流也逐渐增加,“修脚师”冯立育要“修”好旅客列车的每一双“脚”,确保上线普速旅客列车能安全平稳运行。

“经值乘人员反映,这条轮对出现了振动大的问题,如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旅客乘车体验。”冯立育边确认工作计划单上的信息边说,“春运期间,我们更要保质保量完成镟轮任务,让列车跑得安全平稳,让广大旅客的旅途更加舒适。”

冯立育进行作业前准备工作。通讯员兰雨宸摄.jpg

冯立育进行作业前的准备工作。通讯员 兰雨宸 摄

临修棚的负一层别有洞天,这方深约2.2米、面积约10平方米的工作间正是独属于镟轮工的“秘密基地”。工作间以安装在钢轨正下方的镟轮机床为核心,透过几面观察窗可以实时确认作业情况,通过操作面板可完成输入加工数据、指定目标数值、调节驱动轮转速及刀架进给速度等操作。“这台机床是2014年配备的。作为班组里第一个使用者,它的‘脾气’我了如指掌。”冯立育不无自豪地说。

加工前,镟轮工需对轮对各项数据进行初步测量。在冯立育熟练的操作下,机床上的磨耗测量探头缓缓升起,随轮对一同转动,不一会儿,操作面板上便精准显示出所需数据。“我要通过切削使两侧轮对数据一致,以消除振动大的故障。”冯立育介绍道。

冯立育在观察轮对镟修作业情况。通讯员杜雪凡摄.jpg

冯立育在观察轮对镟修作业情况。通讯员 杜雪凡 摄

加工作业正式开始。轮对在驱动轮的带动下滚滚转动,伴随着富有节奏的切削声,一根根铁屑从刀架与轮对的缝隙间打着转飞出,浓烈的金属味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冯立育神情严肃起来,通过操作面板有条不紊地控制刀架进给速度,不时在狭小的空间内来回走动,在头灯的辅助下透过正面和两侧的观察窗时刻盯控作业状况。

“踏面与刀片之间尚有间隙,可以适当加快刀架进给速度以加速镟轮进程。”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冯立育微微转动对应旋钮。方才轻快的切削声瞬间变为浑厚的轰鸣,震动席卷了整个工作间,像有列车轰然驶过;云雾似的灰尘升腾而起又迅速四逸,铁屑裹挟着泛红的火花迸溅开来,如雨点般滴答拍打在眼前的观察窗上。“壮观不?这是在我们镟轮工的小天地里才能见到的景观。”冯立育笑着说。

一轮加工完成,机床轰鸣声暂息。冯立育却没闲着,再次打开正前方的观察窗,用毛刷、铁屑钩等工具将洒落的铁屑和灰尘仔细清除。

冯立育在勾除铁屑。通讯员杜雪凡摄.jpg

冯立育在勾除铁屑。通讯员 杜雪凡 摄

镟轮是个精细活,仅几毫米的切削需分3次完成,全程持续40分钟左右。工作间内配置有休息的座椅,但整个作业期间,冯立育一次也没坐下。

镟轮作业进入尾声,冯立育再次测量比对轮对数据。“机床显示两侧轮对相对直径差已从3.85毫米缩小至0.04毫米,符合该车型轮对镟修后同一轮对相对车轮直径差不超过0.5毫米的要求。”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又打开观察窗进行人工复检。轮对踏面在头灯的照射下泛起银光,映衬着冯立育满意的笑容。

午夜时分,冯立育将修整完毕的车厢牵引出检修库,等待下一节待修车厢的到来。夜色中,临修棚的灯光更显明亮,而作为特殊“修脚师”的他,充实而忙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邓千稀
相关文章

新春走基层 | “动车医生”的别样“问诊”

凌晨3点多,整座城市早已进入梦乡,南宁动车所检查库的机械师们却夜战正酣。他们在对动车的“把脉问诊”中一点点把浓重的夜色“熬”淡,直至用手中的摄像手电点亮黎明的晨曦。

地方 2023-01-09 16:26

新春走基层 | 南宁:动车检修 护航春运

1月7日凌晨,南宁动车所的机械师在深夜里默默忙碌,为动车进行“体检”。2023年春运期间,南宁动车所平均每晚要为39组动车进行一级检修,工作量将比往常增加近一倍。

地方 2023-01-07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