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始终要牢记学医的初心,廉洁自律规范行医,让文明行医、廉洁行医成为一种自觉行动。”2月7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洪坚善以廉洁从业为主题给新职工授课。像这样的廉洁教育培训,医院每年都要进行十来次。
让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一直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孜孜以求的目标。2021年,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得三级综合医院广西第1名、全国第43名及患者满意度满分的好成绩。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彭涛(中)获得2022年“感动邕城好医生”荣誉称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红包制度”筑廉
今年2月,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彭涛荣获南宁“感动邕城好医生”称号。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曾因拒收“红包”而闻名。一次,住院患者小刘为表达感激之情,在彭涛的诊室扔下“红包”就跑,等彭涛反应过来追到门口时,小刘早已不见人影。彭涛立即叫来护士长共同清点钱款,并用于支付小刘的住院费用。由于慕名找彭涛看病的人很多,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
拒收“红包”的举动连着廉洁建设的大文章。近年来,医院制定了《医患双方不收不送“红包”告知制度》《不知情或不可抗“红包”上交登记制度》等多项管理规定,并建立了党委主导、院长负责、党委行政齐抓共管的廉洁从业工作机制,以清廉保障医院安全发展。多年来,医院未出现过廉洁方面的重大案例。
行医品质护廉
“您好!医保慢性病申报表要实名制填报,麻烦您填写完整名字和身份证号码。”“您好,这里有申请医保报销的材料清单,麻烦您核对一下,不要漏了。”这是在医保审核窗口最常听到的沟通话语。医保基金维系着广大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来不得半点马虎。医院在做好就医群众申报服务的同时,严格审核每一份申报材料,防止“骗保”“漏保”的情况发生。医院还依托大数据平台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医保基金开展专项检查,创新实施“医保违规清单”制度,确保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清廉医院建设只有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用行业规章标好“警戒线”,才能营造真正清新的医风、行风,提升廉洁行医品质。近年来,医院坚持把医疗质量作为医疗安全的第一生命线:强化对从业工作的内控管理,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总住院医师会议,并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实施临床诊疗路径优化措施,对诊疗行为进行同质化管理,防止乱开药、多开药的违规情况发生。
监督执纪固廉
“您好,请问您是XXX药品供应商吗?这里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天我们医院开展廉洁约谈暨警示教育会,请您参会。”2022年9月6日,医院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供应企业代表集体廉洁约谈暨警示教育会,会议对构建“亲清”守纪的医商关系提出要求,划出了医商交往的“红线”。
自启动清廉医院建设以来,医院以制度规范药企、医疗器械等供应商到院开展业务流程,同时加大问题收集、查处力度。医院在显著位置公布廉洁从业的监督举报方式,并通过满意度调查、信访、投诉、举报等途径拓宽线索来源渠道;职能部门建立问题线索台账,通过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定期巡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查处,严格实行销号管理,明确线索问题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办理时限,确保问题整改到位。2022年,医院充分运用第一形态开展提醒教育17人次,约谈药品(器械)供应商和招标代理机构共72家。
俗话说,行风不牢,地动山摇。医院紧盯财务、人事、设备、基建等重点科室的关键岗位,推进党风行风专题教育。通过医疗卫生领域反腐典型案例,敲响廉洁警钟;以培训、简报等方式,让清廉理念浸润人心。2022年全院编制警示教育案例42个,开展警示教育243场次,专题培训重点岗位人员849人次,做到以案释法、以案明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