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对此,社区党组织应如何发力,积极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本期“板凳会”邀请桂林市七星区漓东街道毅峰社区党委副书记黄丽芬,分享打造“党旗领航 情暖夕阳”特色党建品牌的经验,以供借鉴。
●黄丽芬 桂林市七星区漓东街道毅峰社区党委副书记
毅峰社区食堂工作人员为前来就餐的老人介绍菜品。毅峰社区党委供图
在熟悉的环境、有亲情伴随的居家养老,是多数老年人的殷切期盼。我们社区现有1275名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总数约14%。近年来,我们将党建与养老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党建+平台”“党建+网格”“党建+共建”等模式,打造“党旗领航 情暖夕阳”特色党建品牌,不断凝聚先锋力量,盘活社区周边养老服务资源,构建“15分钟养老幸福生活圈”,让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15分钟步行时间范围内触手可及。
2021年,了解到有一家专业服务机构有意进驻我们社区,党委书记廖燃立即组织我们对机构的资质、进驻方案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确认其资质符合要求后,我们积极为机构提供装修设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宣传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在我们党委的多方协调下,一个集休闲、餐饮、娱乐、疗养、日间照料等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能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保健康复、助餐、助行、助医、助急、助洁、助浴等多种服务。
为更好服务辖区老年人,中心建成初期,我们带着中心工作人员分批次入户走访慰问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充分了解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制订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方案,同时也让他们对居家养老服务有了进一步认识。
在养老服务中心一楼设立的居家养老服务食堂自开放以来,因整洁的环境、美味的菜品、实惠的价格获得老年人的青睐,他们经常结伴到食堂用餐,享受来自社区“舌尖上的关爱”。服务中心设立的日间照料中心可为日托老人提供健康监测、理疗按摩、健身等服务,还邀请专业老师前来组织开展书法、唱歌、陶艺等兴趣小组活动,让老人们尽享健康、充实、快乐的晚年生活。
针对社区人口多、小区多的特点,我们主动搭建“连心桥”,建立“党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网格体系,广泛发动辖区党员、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经常性开展走访,察民意、集民情,将辖区老年人特别是独居、失独、残疾、高龄等特殊群体纳入网格管理范围进行重点关注。在一次对失独老人文阿姨的入户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她家的炒菜锅功能老化需要更换,便联系爱心企业认领了她的微心愿。小心愿得到实现,文阿姨十分感动。
为让助老成为常态,我们将共建单位、卫生服务站、养老服务中心、辖区党员等多方人员整合进养老服务队伍,形成以党组织为主导、社会组织为载体、辖区党员为补充的多方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各类助老敬老活动。2022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多场党的政策理论、医疗保健、法律科普、防养老诈骗等宣讲活动以及义诊、理发、家电修理等便民服务活动,还结合传统节日开展迎春送祝福、元宵包汤圆、重阳敬老长桌宴等活动,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征求意见、实地察看、主动作为、多方协调——我们党委积极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几年,我们开展了鸾西三区、罐头厂宿舍等无物业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让辖区生活环境和适老性得到较大提升;同时,认真推进信访维稳、安全风险排查、反邪教、扫黄打非等工作,为辖区老年人营造了和谐的养老环境。
如今,我们社区已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格局,获评2022年AAA级广西老年人宜居社区。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在丰富拓展服务上下功夫,不断充实完善“15分钟养老幸福生活圈”,打通社区居家养老“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