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旅游活力

作者:韦如代
来源:当代广西网
2023-05-24 17:34

“山山水水,哪里都有,但各地的民族文化有差异性。我们在发展旅游的时候,注重文旅融合,让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通过开展游客能参与的民俗文化活动,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广西罗城棉花天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庆梅如是说。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旅游业迎来了春天。广西罗城棉花天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乘势而上,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文化赋能,精心设计民族文化精品旅游线路,丰富休闲旅游、森林康养内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现景区扩容提质。

游客在棉花天坑景区体验空中滑索。

游客在棉花天坑景区体验空中滑索。

公司依托景区优美的生态环境等旅游资源,将仫佬族非遗植入景区,修建非遗展示馆、非遗长廊等展示仫佬族非遗平台,在非遗长廊用图文介绍仫佬族非遗项目,在非遗展示馆展示仫佬族非遗技艺和实物。

景区建有民族文化展示舞台、巧妹音乐餐吧、非遗广场等,设立演艺部,排演仫佬族风情歌舞《月下歌坡》《酒歌》等文艺节目,每天都有演出,让游客享受仫佬族文化艺术视觉盛宴。

在非遗广场,节假日举办依饭纳福、龙狮献瑞、凤凰呈祥、走坡风情、仫佬族婚俗等特色民俗展演,游客尽兴体验抢粽粑、仫佬竹球等。

在民族特色餐馆,游客不仅可以品味到让味蕾跳动的美食,还可体验到仫佬族古歌迎宾和敬酒、敬茶礼仪。在悬崖酒店、巧妹民俗,免费提供仫佬族中草药足浴,让游客体验仫佬中医药文化。

游客在米椎林景区参加仫佬竹球比赛。(1)_副本

游客在米椎林景区参加仫佬竹球比赛。

每逢节假日,民俗活动更是丰富多彩。今年“壮族三月三”期间,景区开展“神韵非遗·炫彩棉花”仫佬族舞草龙、猫狮舞、彩调、文场等非遗展示展演及仫佬族花婆节文化旅游活动等,让游客观赏韵味十足的仫佬族非遗。“来到这里旅游,不仅观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到惊险刺激的旅游项目,还能了解仫佬族传统文化,体验仫佬族的独特风情。”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先生感叹道。

今年,景区先后开展了“壮族三月三”、棉花含笑迎“桂客”、“快乐五一,相约棉花”、“感恩母亲,棉花情浓”、手牵手免费乘坐爱之旅悬崖小火车520专列等优惠活动,提升文旅消费市场竞争力。“今年我们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推进文旅融合和旅游业复苏,春节、三月三、‘五一’小长假,游客爆满,旅游人数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公司副总经理介绍说。

“景区正常营业,给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我们在家门口上班,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棉花天坑景区餐饮部上班的吴仁菊高兴地说。

在成龙湖走坡广场,舞龙队在展演仫佬族舞草龙。_副本

在成龙湖走坡广场,舞龙队在展演仫佬族舞草龙。

而旅游业恢复正常,也让景区从事农家乐的村民增加了收入。“‘五一’假期那几天,游客特别多,我的家常菜馆天天客满。一家人忙不过来,还请本村8个人来帮忙,每天从中午忙到晚上11点,营业额都超过万元,几天的收入和在外面打工几个月的差不多。”棉花村深洞屯村民吴才生喜上眉梢。

“欢歌笑语满山冈,仫佬山歌情意长;唱首山歌欢迎您,欢迎来到仫佬乡。”仫佬族姑娘用古歌欢迎八方游客的到来。据了解,县内的成龙湖公园、石围古村、米椎林景区、天河彩虹谷等景区景点也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各种民俗活动精彩上演。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让游客感受到仫佬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截至5月15日,全县今年共接待游客81.09万人次,同比增长14.93%;国内旅游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20%。(通讯员  韦如代  文/图)

责任编辑:陈黎明
相关文章

广西推出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近年来,广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以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为抓手,强化创新引领,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化、品质化、产业化发展,培育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广西乡村旅游“升级版”,助推乡村振兴,为广西建设文化旅游强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 2023-04-27 16:23

扶绥姑辽茶开采 推动茶品牌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位于广西十万大山余脉的六头村海拔600米左右,四季气候温和,终年云雾缭绕,盛产于姑辽屯并以屯名命名的姑辽茶于2014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旅游 2023-04-03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