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西网讯(记者 周剑峰)五年来我区43.35万名贫困残疾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94%;12.54万人次残疾人获得托养和照护服务;5.79万名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91.33万名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29.28万名残疾人获得基本型辅具适配服务;5.97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获得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5月24日,记者从广西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区坚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加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并举,持续增进残疾人的民生福祉。
基本生存权利更保障。2022年以来,全区纳入防返贫动态监测残疾人有6.92万人,已消除监测风险残疾人3.9万人;53.21万名残疾人获得低保救助;43.92万名残疾人获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9.32万名残疾人获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3.66万名16周岁以上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获得托养和照护服务;城乡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47%、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43%。
事业发展基础更坚实。2022年以来,我区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人数达32.69万名,就业率为51.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2万名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14.53万名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3.55万名残疾人获得基本型辅具适配服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率和康复服务率稳居全国前列;成功举办全区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央、自治区投入9.56亿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合法权益保障更充分。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创建了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等一批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市县,完成1.17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深入实施“扶残维权工程”,全区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121个、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119个,为100多个涉残诉讼案件提供办案补贴。深入开展“八桂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3万场次,服务残疾人13.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