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民营经济
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的繁荣。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民营经济“56789”的市场经济主力军地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也要看到,因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当前不少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成长的烦恼”。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就必须提振民营企业预期,优化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家更有信心。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了民营经济发展局。所有这些举措,无不表明决策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立场和鲜明态度,力证着党中央始终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力挺民营经济,正是对“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具体实践。本期“圆桌会”围绕如何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动力进行探讨。
当好“店小二”,做民营企业“真正的朋友”
□广西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负责人 尚毛毛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民建工商联联组会上强调:“同民营企业家,有个怎么交朋友的事。”7月19日,被称为“民营经济31条”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公开发布。9月4日,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设立迅速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从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到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成立,无不体现国家正在积极转换角色,努力做广大民营企业“真正的朋友”,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重要观点不断得到落实。
民营企业“真正的朋友”,是信得过、靠得住的朋友,是能撑腰、办实事的朋友,是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朋友。
抓住四个关键,释放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文电处 邓 云
营商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民营经济市场活力的释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部署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聚焦“三升两去三消减”目标任务,扎实开展全覆盖式调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的改善,努力打造市场主体成长“沃土”——截至7月底,全区实有经营主体425.24万户。
成绩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与江浙沪等地相比,我区营商环境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果,我区排名靠后,这意味着还须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狠下功夫。8月29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南宁召开,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攸关全局、极其重要,势在必行、极为紧迫”。时不我待,只有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推动,才能最终实现宜商宜业宜成的一流营商环境的落地。
“瞭望”护航,共筑民营经济向上合力
□柳州市委统战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中心副主任 胡中浩
民营企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表明,哪个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得好,地方经济就更有活力更有韧性;凡是市场准入更早放开,有民营经济参与竞争的领域,往往都发展得比较好。柳州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有着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崛起,更是带来了一个产值超过500亿元的民营经济大产业,进一步焕发了柳州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厚植民营经济发展土壤,柳州创新建立市领导“督”共性问题、各级各部门“解”具体问题、民营企业代表“评”办结情况的“瞭望”工作机制,通过推动形成问题处理闭环机制,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有效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