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文化碰撞、经济互惠的“火花”

作者:宾阳
来源:《当代广西》2023年第18期
2023-09-20 21:18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文旅产业正源源不断地汲取正能量,开启一场场“古今对话”,展现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而这一巨大能量场正激起越来越多文化碰撞、经济互惠的“火花”。

 

文旅融合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文旅产业发展擘画的蓝图。透过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可以一窥文旅融合的新趋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文旅产业正源源不断地汲取正能量,开启一场场“古今对话”,展现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而这一巨大能量场正激起越来越多的文化碰撞、经济互惠“火花”。

传统文化重放异彩。银杏叶上的中轴线、8K动画影片《门神》、“穿越”进古画中的颐和园、展翅“翱翔”的鲲鹏……服贸会上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之美,5000年的中华文明透过“屏幕”展现了不可抗拒的神奇魅力。随着越来越多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沉浸式交互体验,旅游场景因此变得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情怀,从侧面展示了国人不断增强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条支系发达、水丰草茂和历久不衰的“河流”,中国人民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与骄傲。但同时,如何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是留给现代人的一道“考题”。毋庸置疑的是,传统文化需要当代表达,才能焕发崭新的生命力。各旅游景点要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论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抑或是民间工艺、衣冠服饰,都是历代相传的文化瑰宝,要积极创设平台,通过现代化的演绎促使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承。让诗和远方走在一起,让文化与旅游比翼齐飞,文化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文旅行业呈现越来越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旅游行业也会迎来灵魂丰满、脱胎换骨的新气象。

数字赋能催生多元消费形态。服贸会上,北京中轴线变身画卷“活”了起来;数字三维复原通州古城;“读懂明十三陵”长卷穿越古今打开历史……这些高品质的文旅体验让观众惊叹不已,其中,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催生出丰富的新产品、新玩法、新服务,推动着旅游业从过度依赖资源优势的“一条腿走路”向依靠科技创新的“多管齐下”转变。在“一键风行”的当下,不少地方都打造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App,让游客感受到了VIP服务的温暖。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还需从景区建设的核心入手,多方位植入智慧因子,积极布局数字新基建,推进智慧文旅小镇、沉浸式主题公园等应用场景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交互式体验;在产业链的打造上,注重文旅IP的数字化开发与转化,促进数字文旅产业链上下游相互协调;同时可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卖风景”,让文旅产品“走出深闺”,实现营销方式的数字化升级。

以文旅为媒促进文化互鉴与交流合作。今年的服贸会,在综合展国别专区,各个设展国家集中展示数字经济、文化服务、旅游服务等特色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在“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国际合作论坛,中外嘉宾围绕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文旅产业友好交流与合作,进行分享与互鉴。系列展览展示、论坛、洽谈等活动,不仅是领略各国风土人情的窗口,还是获取各国服务贸易发展动态、开展合作洽谈的大好商机。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民心因相知而相亲。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旅游合作越发频繁且不断深入。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18年,我国居民国际旅游支出达到2773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总支出的18%,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旅游支出国,为世界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截至2022年,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的142个国家签署了文旅领域的协定或备忘录,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也将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便利,也将越来越明显。

责任编辑:李佳颖
相关文章

以“加减法”激活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的一池春水丨当代网评

青年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大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要“加”“减”法并用,在支持厚爱中减轻其负担,让人才切实感受到尊才、爱才的社会氛围,在岗位上跑出科技强国的青春“加速度”。

当代论坛 2023-09-18 18:47

当代时评丨一以贯之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

第二批主题教育参加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要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主题、大兴调查研究这一重要方法论、满足基层群众期盼这一根本立场。

当代论坛 2023-09-16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