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下午,在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龙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2023年大学新生助学金发放仪式正在举行。李超、杨雯雯等6名大学新生代表,欣喜地从社区干部手中接过奖金。“你们是龙岩易地搬迁安置点的骄傲,希望你们在大学里刻苦努力,学有所成,报效国家。”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许增元给予勉励。
群山环绕的龙岩易地搬迁安置点,是崇左市最大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从2018年年底搬迁入住以来,这里平均每3户人家就培养出1名大学生(含大专高职院校),成为广西易地搬迁工作“教育有保障、生活有希望”的真实写照。
这是龙岩社区2023年大学生花名册:覃佳宇,598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李超,568分,广西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杨雯雯,533分,广西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5年来,龙岩易地搬迁安置点共有616名学子考上大学,其中包括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
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大石山区——作为易地搬迁后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一代,福新镇松山村的赵利祥对此深有体会。
“我们现在终于有了稳定的家,住上了大房子,小儿子每天上学还有公交车免费接送,生活越来越好。”赵利祥满脸笑容地说,2018年,他们一家结束在广东漂泊的日子,返乡后搬到龙岩社区居住。更令他欣慰的是,两个孩子读书都很争气。
入住当年,大女儿赵美艳进入天等高中就读,3年后以618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全家都无比自豪。“是国家的好政策成就了我的人生。我会努力读书,回报社会,感恩国家。”赵美艳道。
从今年开始,龙岩社区不仅为子女考上大学的搬迁户送上牌匾,还给予相应物质奖励。赵美艳一家居住的楼层共有4户人家,其中3户的大门都挂着“书香之家”的牌匾,这也是龙岩社区的一道独特风景。
大学新生入学前夕,龙岩社区干部到搬迁户家中走访慰问。 钟春云/摄
书香渐浓好时光。在一个个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搬迁户家庭的示范带动下,龙岩社区“耕读传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建设“书香社区”的氛围也日渐浓郁。
早晨,龙岩社区的大门口热闹非凡。7时40分,公交车准时发车,几百名就近读书的学生统一乘车前往学校。
龙岩社区共有搬迁户1869户8627人。自搬迁入住以来,天等县每年投入55万元经费,每个上学日安排11辆公交车,全天4次免费接送社区子女往返学校和家庭。既方便学生入学,又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让每个搬迁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上好学,天等县加大投入,将思源学校、城西小学、城西幼儿园等安置点配套学校建成硬件设施一流、师资力量雄厚的教育基地。
“这三所学校科任老师都是从全县各学校公开选拔产生,做到优中选优、年富力强。特别是城西小学的首任校长是从县城师资条件最好的城关小学校长岗位上调任过去,打消了搬迁群众对孩子上不好学的顾虑。”天等镇党委书记冯新吉说。
在天等县,所有易地搬迁户都能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在龙岩安置点,驻点工作队指定专人负责,开展常态化排查,确保搬迁户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均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同时,抓好中职、高职、高校大学生的“雨露计划”等政策落实,确保所有搬迁户子女安心上学、学有所成。2022年以来,安置点里共有362名在校生享受“雨露计划”补助项目,落实资金109.2万元。
教育有保障,生活有希望。多年以来,广西坚持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治本之策,确保集中安置区的学生优先到配套学校就读,分散安置的学生按片区、地段到周边相应学校就读。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四不摘”政策,2022年以来下达各学段资助资金155.82亿元,惠及学生855.3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