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西网讯(通讯员 吕德坤)10月26日,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辖区8处烈士陵园颁发烈士纪念设施不动产权证书,开创了广西乡镇烈士陵园办理权属证的先河。
“罗城用法律手段捍卫英烈荣光,让8处乡镇烈士陵园里229位英烈在仫佬山乡安息,其经验值得推广。”参加权属证发放仪式的军地领导表示。
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也是革命老区。在革命年代,红七军两次途经这方红色热土,播撒革命火种。在全县8处烈士陵园中,安葬着有文献记载的229位英烈。
2020年以来,罗城检察院在履行监督职责中发现辖区烈士陵园因土地权属不明、管理不善,存在不同程度受侵害现象。因此,罗城检察院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专门赴现场开展排查取证工作,依法对相关受侵害行为立案调查;启用军地一体化办案机制,深化军地协作;与相关行政部门召开圆桌磋商会,促进土地确权工作开展,构建烈士陵园长效保护机制。
在各方力量的助推下,罗城用3年时间筹措资金180多万元,用于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尤其是对烈士陵园的保护改造,把全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当、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场所。
“保护改造英雄烈士纪念设施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建好这些工程,既是对英雄烈士的崇敬和缅怀,更是帮助教育后人的神圣责任。”罗城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表示。
今年3月,罗城将烈士陵园确权作为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的载体,对全县8处烈士陵园开展不动产登记,确认不动产权属。至此,罗城8处烈士陵园成为广西首批办理权属证的烈士纪念设施。
在10月26日的权属证发放仪式上,罗城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以及8个乡镇负责人郑重承诺:“我们将对烈士陵园四周范围进行有效管护;加强提升改造,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瞻仰和教育场所;开展烈士史料征集研究,宣传烈士英雄事迹;配备讲解员,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