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鬼才”王潮歌:还能怎样?

作者:徐云洁
来源:当代广西网
2023-11-05 01:18

王潮歌分享自己从“印象”到“只有”系列的创作心路历程。图片来源:桂林艺术节公众号_副本

王潮歌分享自己从“印象”到“只有”系列的创作心路历程。图片来源:桂林艺术节公众号

“如果我还有机会能够为桂林、为广西再作贡献,我将不遗余力。”近日,在2023桂林艺术节举办期间,著名导演王潮歌再到桂林,谈及与桂林再度碰撞,她感慨道。

这是王潮歌第二次参加桂林艺术节,作为“印象”系列演出的总导演、总编剧,王潮歌受邀在艺术节期间做大师讲座。一句“王潮歌,还能怎样”的留白,让国内外艺术创作爱好者纷至沓来。

“看到题目‘还能怎样’,如果这个题目后面加一个问号,这就是我夜不能寐的理想;如果这个题目加个感叹号,则是我醍醐灌顶的时刻。”王潮歌兴致盎然地卖着关子,一堂以《王潮歌,还能怎样》为题的讲座拉开帷幕。

一句“还能怎样”,道出的是突破,是推陈出新的不断尝试。回望王潮歌的艺术人生,就是一段不断打破常规的传说。

我国“实景演出开先河者”的头衔,王潮歌实至名归。2004年,依托桂林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王潮歌与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刘三姐》在桂林山水间进行实景演出,这是中国第一部与山水风景结合的歌舞剧,开启了国内实景演出的先河。

“当我来到桂林,看到眼前的山水风光,我理解了桂林山水何为‘甲’。桂林山水之美非常符合中国画的意境,有写意有留白,它的云彩和水以及江边的渔翁都像是用墨笔画出来的一样。这样的桂林山水意境,我认为是最中国的,它是我们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美学特别集中的一种物象表现。”回忆起《印象·刘三姐》的创作历程,王潮歌最难忘的始终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光。

彼时,室外情景演出很多,但是在山水里把地方的民情挖掘扩大,并且在此驻场演出,在全球是极少的。王潮歌“印象系列”主打的是山水实景演出,赞叹的是山川、河流、人民和劳作。

“20年前我们在这里编排《印象·刘三姐》的时候,没有复杂的故事,没有情节,没有设立人物。我们就在山水里边歌咏劳作、歌咏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20年过去了,《印象·刘三姐》依然还有生命力,还在演着,大家赞美的已不再是这种形式的演出,而是赞美桂林山水、赞美山水和人民之间的关系。”王潮歌说。

“印象”系列风靡全国,在之后的9年时间里,王潮歌又做了7部“印象”系列演出,在丽江、杭州、武夷山等地精彩上演。王潮歌,这个名字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随着“印象”系列愈演愈热,全国各地都在模仿,一下子冒出来好几十个打着“印象”旗号的演出。“印象”系列火了!但生性爱挑战的王潮歌又想做出新的东西来,此时的王潮歌,还能怎样?

从“印象”系列的成功经验中,王潮歌开始了新一轮探索,独立创造了《又见敦煌》等“又见”系列。

“到了‘又见’系列,我把山水自然这样一个具象的空间做成了一个演出的舞台,有别于‘印象’系列起承转合、塑造人物的编排,‘又见’系列更多的是讲述故事。”王潮歌说。

“又见”系列打破传统演出形式,“消灭”观众席和舞台,打造情景体验演出模式,别出心裁的编排让“又见”系列再次爆火。

但“又见”系列的爆火并没有让王潮歌满足,长年都在做实景演出让王潮歌内心再次焦灼起来。“王潮歌,只能这样了吗?”——她对自己创作之路提出了新的反思。

于是,从“印象”“又见”系列跳出,王潮歌又进入全新的探险。她再次开疆辟土,创作了《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只有峨眉山》作为“只有”系列的首次呈现,将剧场与旧村落结合起来,让观众可以在室内室外行进式观演,王潮歌“戏剧幻城”的时代悄然拉开。

王潮歌对剧场空间的把握别具格式,她用特有的敏感和想象力创造出了梦幻的空间,延展了文字的维度,让观众在会场行进过程中体验着不同的故事在发生。

从不止步于舒适区,王潮歌坚持做好中国本土的文化品牌,在文旅场域打造戏剧演艺的脚步从未停歇。

在创作《只有河南》时,王潮歌彻底改变甚至颠覆了旅游受众直观面对传统旅游演艺产品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感受。《只有红楼梦》更是打破外界对“只有”系列沉浸式、行进式、浸没式和主题公园式的定义,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戏剧幻城。

“曹雪芹是一个艺术家,红楼梦是他创作出来的世界。我应该做一个意象的中国园林,里面依然有小桥,有流水,是按照意象搭建起来的剧场。”王潮歌表示,《只有红楼梦》是一部不被定义的作品,红楼梦戏剧幻城是王潮歌给观众的留白,红楼梦究竟如何,她希望身临其中的每一位观众自己去感受和诠释。

从“印象”到“只有”,“又见”颠覆了“印象”,“只有”又将“又见”的模式完全抛弃。作为一个狂热的艺术工作者,王潮歌的每一次创作都是惊艳登场。

“我也不知道我是培养人才的那个人,还是正在往上攀登的一个学生。我自己倒觉得我是学生,我也一直在学习,被各种各样的理论、知识冲击。我老觉得我又惭愧了,我又浅薄了,我又不知道了,我经常也有这样的胆怯。但胆怯没多久我会有顿然醒悟,无论前路如何我都有自己的办法、自己的能耐、自己的才华,于是我又鼓励自己,创作更多作品。”回望从“印象”到“只有”的创作路程,王潮歌坦言自己一直是个“学生”,创作过程中“胆怯”和“自信”两种心情反复交织,成就了不断创新的自己。

“我之所以成为探索者,就因为‘还能怎样’这句话,这是一句让人极度有危机感的质问。我一直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艺术创作能否有新的玩法,能否让自己有一个惊诧,让别人也有个惊诧。”王潮歌说。

不断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王潮歌充满着让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感。一句“王潮歌,还能怎样”,不仅饱含观众关于王潮歌创作风格的无尽期待,更是王潮歌对自己创作之路的自我追求。(记者  徐云洁)

责任编辑:覃雪花
相关文章

2023桂林艺术节:共赴山水间的艺术之旅

桂林艺术节彰显了桂林“山水+戏剧”的城市特色,是对戏剧光荣传统的赓续。

文化 2023-11-04 10:24

桂林艺术节:“年轻态”彰显戏剧艺术的朝气蓬勃

把眼睛有光的那些人挑出来——作为一个“初露头角”的城市艺术节,2023桂林艺术节充分展现有别于其他城市艺术节的“年轻态”办节理念,在山水艺术中尽展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

文化 2023-11-03 10:22

西南剧展79年后的回响

79年前的西南剧展赋予了桂林艺术节非同一般的文脉,成为桂林艺术节最宝贵的精神财富。79年来,桂林始终坚持将西南剧展的荣光代代相传。

文化 2023-11-03 10:58

向新而生的2023桂林艺术节

2023桂林艺术节为国内外游客、戏剧爱好者献上一场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盛宴。

文化 2023-11-02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