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而培育创新党建品牌是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本期“板凳会”邀请桂林市秀峰区秀峰街道党工委书记文斌,介绍秀峰街道通过“一党委一主题一品牌”创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做法成效。
●文 斌 桂林市秀峰区秀峰街道党工委书记
秀峰街道下辖榕湖、百梓、解西、乐群、解东、东华、中心广场7个社区,先前由于党建工作针对性不强、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基层治理的很多工作推不动。为了扭转困局,我们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好路子,用党建品牌化思路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通过创建“一党委一主题一品牌”,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活动方式,逐步创建符合社区实际和群众期待的党建品牌系列。
“红格共治”“小板凳微治理”“民生夜话”“文化聚邻力”……目前,各社区党组织共创建了七大党建品牌。社区围绕各自品牌的核心理念,因地制宜创新实践载体、搭建工作平台。以党建品牌为引领,我们坚持走访和联系群众,并作出服务承诺,党建工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有效落实。
在解西社区,我们依托网格化管理,深入挖掘“志愿红”力量,推动服务下沉,创建了“党建引领·红格共治”党建品牌。网格员走进小区开展上门服务,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
今年2月,乐群路9号居民反映,下水管道堵塞严重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解西社区党委书记和网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排查隐患、找出原因,联系施工方确定修复所需金额后,利用网格机制联系楼栋长挨家挨户告知和动员。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堵塞问题当天便得到解决。
解西社区还依托“党建引领·红格共治”品牌,推出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清廉合家宴”就是其中一项。活动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品美食、话家常,社区干部针对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停车难等问题,听取群众意见,有时还邀请医疗专家志愿者为群众义诊,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突出党建品牌的服务功能,我们把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品牌创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探索各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扎实开展系列活动,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东华社区打造的“小板凳微治理”党建品牌,构建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下辖6个网格为基础、以小区居民为主体的组织体系。社区干部、网格员、社工和志愿者等充分发挥联动作用,自带小板凳深入居民小区,召集群众团团围坐,开展“小板凳微课堂”“小板凳微议事”“小板凳微服务”等活动,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和热情,形成共建、共商、共治、共享新局面。
开油茶会聊家常、提建议、解困惑,组织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深入小区开展理发、磨刀、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小板凳微治理”接地气、有温度,实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面化、精准化。
秀峰街道解东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参加“民生夜话”活动,收集社情民意。滕嘉 摄
7月27日晚,在解东社区福棠巷2号院里,人大代表、社区干部、网格员、群众代表等围坐在一起,展开交流。群众反映解放东路一段人行道长时间被施工围挡拦断,行人被迫借用非机动车道。我们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协调施工方,拆除围挡和进行路面硬化,人行道3天就恢复了正常通行。
这是我们针对群众多样化需求打造特色化服务,指导解东社区推出的“民生夜话”党建品牌活动。
为发挥社区文化资源优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指导百梓社区创建“文化聚邻力”党建品牌,主要以重要节日为载体,带领群众开展“非遗剪纸话清廉”“渔鼓唱响反诈曲”“童心向党 国防在心”“墨色书香”等特色文化活动,凝聚起基层治理的精神文化力量。
通过在党建引领上做“乘法”,在品牌创建上做“加法”,我们破解了社区治理困局,逐渐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