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忻城县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纪实

作者:蓝春青 覃国华
来源:《当代广西》2023年第22期
2023-11-17 11:4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忻城县开展“两山-FZ002919492

“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练江养殖基地。潘显高 摄

近年来,来宾市忻城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不断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忻城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10月28日,忻城县获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是广西唯一一席。

“蚕舞银丝”产业兴

忻城是全国桑蚕第二大县,桑园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近年来,忻城县通过探索推广“龙头企业+高校+村党支部+村民合作社+脱贫户”发展模式,开创桑园管理网格化、小蚕饲育自动化、大蚕饲养机械化、技术服务网络化、综合利用链条化的“五化”技术标准工作模式,使桑蚕产业实现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偏到全的华丽嬗变,桑蚕种养模式在全县乃至全区同类村屯产业发展上具有可复制和推广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忻城县开展“两山-FZ002919495

马泗乡联团村蚕桑示范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喂蚕。忻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上半年六纳和上浪两个基地共育出8500多张优质‘四龄蚕’,发给蚕农养殖后成活率高,蚕茧质量好,一张平均产茧110斤以上,按26元一斤计算,一年能给蚕农带来经济收入2400多万元,比去年增长250多万元。”广西汇智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宝剑说。

2022年,红渡镇六纳村、古蓬镇上浪村和马泗乡联团村三个桑蚕产业新模式示范基地带动受惠农户7000多户,其中脱贫户与贫困监测户近2100户,覆盖桑园面积约4500亩,养蚕户年平均收入达1.5万元。

小桑蚕“织”出大产业。2020年,忻城县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项目,第一期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全面投产后预计年创利税2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给予45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受益脱贫人口约4万人。

“点石成金”山披绿

忻城县是广西石漠化试点工程、国家退耕还林工程选定示范点之一。多年来,忻城县遵循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规律,将石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引导北更、遂意、古蓬、红渡、思练等乡镇群众大面积种植任豆、竹子、桑树、油茶等经济林木和草珊瑚、金钱草等林下经济作物,同时在任豆、桑树下套种金银花,打造万亩生态绿色长廊,以产业发展带动石漠化治理,形成“任豆树下金银花,治了环境又发家,先摘花来后收树,石头山上能致富”的发展模式。

2022年,全县植树造林7.05万亩,森林覆盖率67.22%;金银花面积7万亩,干花产量1120吨,年产值达5300万元,实现种植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忻城县开展“两山-FZ002919494

北更乡弄兰村村民忙着采摘金银花。蓝德龙 摄

忻城县还通过封山育林和补植相结合的模式,逐步改善现有石漠化地区的森林结构,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遏制石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作用进一步加强,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约16.49万吨,涵养水源约289.65万吨。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林地生产力,增加木材资源储备,推动森林资源培育转型升级,实现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忻城县林业局局长蓝日光说。

“牛羊兴业”种养旺

常言道“靠山吃山”,忻城县以思练镇为核心,积极引进南方牛都、澳湖羊等全产业链龙头项目,建立实施生态种植—秸秆等副产品饲料化利用—畜禽养殖—养殖废弃物处理—有机肥还田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实现养殖产业污染减量化、资源化发展。2022年,全县肉牛出栏2.91万头、肉羊出栏8.15万只。

忻城县中投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国防介绍,南方牛都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42亿元,年创利税约5.5亿元,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4万个,辐射带动全县110个养牛合作社,产业链项目受益人口约15万人。

“种草养牛”模式让思练镇练江村养牛大户莫仁章尝到了甜头。2022年,他销售肥牛和牛犊1000多头,扣除成本后收益约80万元,牧草用不完还可以卖给其他合作社或企业,每吨也有500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忻城县开展“两山-FZ002919496

光大牧业的澳湖羊。蓝春青 摄

2022年,忻城县全县种植牧草面积0.52万亩,牧草与其他农副资源(玉米秸秆、稻草)等饲用量1.65万吨,养殖肉牛肉羊与种植牧草可带动年人均收入2.5万元以上。

“养殖业是当前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忻城县县长沈国章表示,要坚持以牛羊猪特色养殖带动牧草、玉米等产业种植,打造种养循环全产业链条。

“碧水淘金”拓增收

素有“小三峡”之称的广西忻城乐滩国家湿地公园绿水青山,风光旖旎,每年众多游客慕名而来。2022年,公园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带来旅游收入超过500万元。也是同一年,全县游客接待量达544万人次,旅游消费50亿元。

近年来,忻城县发挥绿水青山资源优势,以乐滩水电站为依托,建设广西忻城乐滩国家湿地公园,大力发展以六纳村为代表的生态乡村旅游,推动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建设,探索“碧水淘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实现恶滩变乐滩、浑水秃山变金山银山。10年来,乐滩水电站工业总产值达67.2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忻城县开展“两山-FZ002919493

广西忻城乐滩国家湿地公园绿水青山,风光旖旎。蓝德龙 摄

“我们联合多部门在红水河沿岸示范村屯开展生活污水、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改水改厕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建成乡村振兴农特产品展示展销馆和标准化桑蚕种养示范基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红水河沿岸景观,推动‘生态+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忻城县生态环境局局长胥柳军说。

“绿水青山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巨大财富。”忻城县委书记韦猛表示,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农业稳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努力把忻城打造成为山清水秀、宜居舒适、和谐共生的生态美丽新家园。(蓝春青 覃国华)

责任编辑:邓千稀
相关文章

林下生“金” “绿富”双赢

忻城县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努力实现“绿富”双赢,探索出一条林长制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

地方 2023-10-07 12:07

忻城:数智治理引领服务加速

城关镇以忻城县创建“数字平安广西”试点县为契机,积极探索“综治中心+网格化+综合执法+智治支撑”基层治理模式,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经济社会 2023-09-04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