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从零到每年2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的9200元提高到2022年的1.2万元……近几年,南宁市经开区吴圩镇定宁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周新城的带领下,发展有了明显起色。
推动乡村发展难题不少,周新城说,自从参加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学历教育班,自己的底气更足了。
乡村要发展,亟须高素质的“领路人”。
村“两委”干部既是基层发展的“指挥员”,又是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他们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关系着村屯的未来发展。我区1.5万个行政村中,普遍存在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学历低、能力弱等问题。破解难题,要紧盯症结。
2009年以来,广西连续出台《关于开展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大培训的实施意见》《实施村干部中专学历教育提升工程的意见》等多个指导性文件,提出以高校为依托,持续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大中专学历提升教育,打造一支适应广西发展的综合素质更高、知识更丰富、能力更过硬的乡村振兴队伍。
2021年,广西启动新一轮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计划每年对100多万名农村党员和17万名村干部进行普遍轮训。教育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学员可获得国民教育函授大专学历证书。
择优苗、育良才。广西以个人报名、各市党委组织部推荐的办法,对全区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发出“英雄帖”,经过报名、推荐、筛查、考试等环节,将想学、真学、愿学的优秀干部摸排出来,引入大学进行“充电”,以此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的学历结构,打破村干部成长的“天花板”。
承担培训任务的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两所高校。考虑到村干部的工作实际,长期集中面授难以实现,学校在培训中采取了“远程教学+集中面授+实地考察+线下自学+多元化考核”的模式,灵活组织教学。
“开学前,老师们对村干部毕业的学校进行跟踪回访,了解学习成果;开学第一课,先进行摸底,充分掌握村干部的年龄、学历结构以及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等问题,我们会帮助学员一一解困。”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教育培训学院老师吴小丽介绍。
在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中,学员们正在开展行动学习。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供图
写作水平不高、管理零基础、开展村务工作能力不够……根据学员们反映的这些问题,学校相应设置了应用写作、管理基础、沟通礼仪等课程。此外,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农村党建等重点工作任务,学校则安排在面授时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凝聚智慧寻找对策。
“学习真是场‘及时雨’,非常实用!”周新城说,经过培训,他不仅提升了学历,更重要的是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明晰的思路。他一直和同学们保持密切联系,遇到发展难题还能共同探讨、相互支招。
为减轻农村基层党员的求学负担,广西将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党委通过留存的党费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进行重点支持。“我曾因为学费的问题而犹豫不决,政策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更坚定了我报名提升自己的想法。”周新城坦言。
按照计划,至2025年年底广西村干部普遍接受专题专项培训,80%以上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水平,普遍成为专业型干部和乡土人才,达到“百万党员致富能手、万名党员带富先锋、千名党员共富标兵”的目标。
据了解,自2022年起,广西实施的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工程有了新变化。在教学内容上,学校更侧重干部党性修养、履职能力、职业技能、创业本领等方面的提升;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更注重实用型技能的培养,安排学员到柳州环江村、桂林鲁家村等地开展实践,与当地村干部面对面交流“取经”,探讨如何推动党支部“上星”、村集体增资等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记者/黄丹 通讯员/於志宏 黄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