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作者:陈会方 黄 易
来源:《当代广西》2023年第6期
2023-03-17 17:54

精神生活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底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国迈上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针对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仍存在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单一化、空虚化和娱乐化等现象,我们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快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富裕。

一、澄清对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错误认识

精神生活是相对于物质生活而言的人类生活形态。由于精神生活的主观性和虚拟化,使得人们对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问题产生诸多错误认识,应一一及时澄清。

要澄清精神生活是次要的,无需重视的认识。这一认识看似合理,但难经得起推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也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意识与物质都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都应摆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要澄清精神生活是隐性的,无需强化的认识。精神生活虽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表现出的功能与作用却是巨大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内生动力改变自身物质贫困的生动实践,就充分彰显了精神的强大力量。

要澄清精神生活是自发的,无需培育的认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知”不是自然而然或无条件地转化,生活中“巨婴”现象便是较好的例证。只有通过外在因素不断培育与激发,才能促进“知”的转化,实现精神境界的提升。

二、深刻理解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促进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精神生活富裕,对未来美好生活有新期盼、新追求,有利于提振干事创业信心,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奉献精神,自觉投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利于提升文明素养,主动参与乡风、家风、民风建设;有利于培育公共意识,提升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积极性。由此可见,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促进农民精神层次的提升。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动全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现阶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最主要表现为城乡间的不平衡、农村地区发展的不充分,这些都凸显农民富裕在全民共同富裕中的重要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实现农民精神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当广大农民脱离物质贫困后,实现精神富裕就成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故促进农民精神富裕对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具有决定性作用,促进农民精神富裕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需求不仅有物质需求,更有精神文化需求;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物质的发展,更是精神文化的全面进步。当一个人精神生活更加充实,精神世界更加充盈,就更容易摆脱环境条件的束缚,进入精神自由境界。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更高程度得以实现。就农民个体而言,促进精神富裕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毅力与勇气,重塑精神风貌,为实现自我全面发展提供精神保障。 

三、加快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立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着重处理好三对关系。 

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改善农民精神生活,既是个体私事,更是社会公事。政府理应担起促进公共事务发展的主导职责,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尤其要在农村公共文化政策、制度与服务供给上下功夫出实招,填好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洼地。同时,政府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应激活农民内生动力,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积极性,强化“政府帮兜底、脱贫靠自己”“脱贫不能等靠要”等意识,让农民群众通过自身创造来满足自己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形式创新的关系。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涵养了广大农民纯朴、勤劳、团结、友善的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应大力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使其成为乡村文化兴盛的源头活水。同时还应不断推动农耕文明创新发展。我们应拓展其内涵,挖掘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因素,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终端等新媒体、新形式开展宣传,推动农耕文明深入人心。 

要处理好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的关系。乡风文明是农民道德水平与精神品质的外在表现。加强农民思想教育引导,政府应适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乡村文化振兴政策体系,推行乡村文化建设激励与惩戒机制,加快移风易俗,为农民精神生活富裕扫清障碍。同时突出精神文化生活的实践性,注重从农民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大力开展孝亲敬老示范、“五美家庭”评选等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实践活动,努力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本文系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协同治理视域下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推进共同富裕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范立强
相关文章

“精准融合共生”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教学理念创新为引领,以教学内容打造为根本,以教学方法手段革新为突破,努力探索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和谐共生之道,大力创新思政课教学,不断赢得学生对思政课的关注、理解和认同。

当代论坛 2023-03-17 08:18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当代论坛 2023-03-16 09:24

数字经济为青年就业创业开拓新空间|全国两会系列时评⑤

数字经济已日渐成为青年当下就业的重要选择,也是青年人才自雇创业的“孵化地”,数字经济在青年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当代论坛 2023-03-14 09:54